【育兒心得】爸媽吩咐子女「趕快道歉」或有反效果 專家:別為道歉而道歉

親子

發布時間: 2023/04/19 11:27

分享:

分享:

《開心速遞》劇照。

不少家長都問教於筆者,幼兒之間時有衝突,但不明白孩子做錯時,為何總是不肯開口向對方說句「對不起」?即使父母再三努力協助緩解,孩子就是緊閉雙唇。有時站在旁邊的父母,恨不得能直接代孩子道歉,化解當下僵持的局面。

孩子為何不肯開口與人說句「對不起」?其實幼兒層面的「道歉」確實也有學問。

孩子之間的相處,很多時也有說不清的狀況。遇事發生衝突後,如何讓犯錯的孩子知道自己有錯而真心認錯;讓受傷害的孩子得到安慰、釋懷;讓被誤會的孩子不感委屈,凡此總總都要小心處理,幼兒才能從中學習,而不是為道歉而道歉。

更重要的是,強迫孩子作不情願的道歉,效果其實適得其反。因為倘若道歉一方不是真心,只是隨口敷衍了事,接受道歉一方感受不到其歉意,當事人自然難以釋懷,當下的狀況就只會更差。

我們需要明白,孩子不願與人道歉,極有可能因為感到委屈,這大多因為被認為錯的一方,當下根本仍未搞清自己做錯了甚麼?那又何來心甘情願的道歉?遇到這些狀況,家長們應該先讓孩子冷靜,再請孩子講述究竟發生甚麼事,繼而引導孩子想想對方的處境與感受,嘗試找出誰對誰錯,又或是彼此都有錯?下一步才是道歉,有效、有意義的道歉應該是知道自己錯在哪裏,道歉時以此內容向對方認錯,讓對方感受到其道歉的誠意,對方才能釋懷,而不是隨隨便便說句「對不起」就了事。

其實語言之外,家長們也不妨教導孩子,身體力行也同樣可以表達歉意的。例如,孩子未得別人同意強搶別人的玩具,令到對方情緒爆發。明白到自己的行為會為別人帶來不快,為表認錯及歉意,孩子只要能親手、好好地把玩具還給對方,這都是一種有效的「道歉」方式。因為在孩子的世界裏,行動有時比語言更有力量。

家長們,別以為着孩子「趕快跟人家道歉」,如此這般就是教導孩子有「禮貌」的表現。如上所言,道歉的真正意義是要知道自己做錯甚麼事,明白對別人造成甚麼傷害,才能作出真誠的道歉以修復關係,別為道歉而道歉,把這份人與人之間認錯的真誠與勇氣,變成一個沒有生命、溫度的儀式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撰文 : 伍寶珠博士 啟文幼稚園學術顧問